优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086章 出摊(第1页)

,!

几家人听到这个结果,都觉得不可思议。三奶奶道:“这莫家是疯了吧?这么轻易就放过何大财,以后何大财不得缠上他们家?”“就是。”陈氏一边用石舂舂着肉桂,一边道:“不过是二十板子,还是何家族人打的,能打多重?估摸着连点皮都没破,躺个几天就好了。”说完,抬头对着在捣香叶碎的顾玉梅道:“你还嫌待在家里闷,要去村里转转,说什么要结交村里的姑娘,好帮衬家里,这回你还去不去?这村里可不是咱们老家,危险得很。”他们刚来十几天,对村里的人还不熟悉,结交这种事,自有大人去做,根本用不着顾玉梅一个已经长成的姑娘去。顾玉梅不说话,脸色不好的用木杆捣着木碗里的香叶碎,恨不得把木碗捣出个窟窿来。该死的顾锦里,凭什么让她来捣香叶碎?还说要捣成粉末,不能太粗,不然洒进豆腐里会不好吃,她连着捣了两天,手都起泡了还要继续捣,简直气死个人。顾玉梅不想干这活儿,可因着要做豆腐营生的事儿,这几天几家人都集中到顾锦里家,准备着各种东西,他们家白天根本没人,她也是害怕村里的光棍混子的,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只能跟着来干活。可她心里不舒服,要是还在老家,她哪里用做这种活计?陈氏见她不高兴,不满的嘀咕一声,不再说她。顾玉梅听到了陈氏的嘀咕,狠狠捣了十几下碗里的香叶碎,起身走到顾锦里身边,正要把木碗里的香叶碎倒进布袋里,却被顾锦里拦住:“你这个不行。要的是香叶粉,你这个离粉还差不少。”“将就将就着用不就行了。”顾玉梅把右手摊到顾锦里面前,怨愤的道:“你睁大眼睛看看,我这手都起水泡了,捣不动。”她的眼圈红了,看着甚是委屈。可惜,顾锦里不吃这一套。顾锦里把手里捣了一半的砂仁递给顾玉梅:“那你捣这个。”香叶是所有要用到的香料中最容易捣成粉末的,她已经把最轻松的活计分给顾玉梅,顾玉梅还挑三拣四,那就做个难做的活计吧。顾玉梅看见那一片片硬得跟树皮似的砂仁,顿时不敢再抱怨,端着木碗,再回去捣香叶碎。几家女人跟几个半大孩子一直忙到傍晚,才把所有的香料捣完,但这些还不够,顾锦里道:“三爷爷,再过三天就是初十,悬壶坊该开门了,您再到镇上去买些香料回来吧。”如今这些香料大部分是她逃荒路上找的,可找到的数量不多,他们要做生意,需要很多香料,得再去药铺买。三爷爷跟顾大山正在做桌椅,听到这话,回道:“行,你这两天再想想,还有啥东西需要置办的,初十那天,我们再去镇上买。”“好。”顾锦里应着,把那些捣好的香料粉装进布袋里,用绳子扎好。三奶奶问道:“小鱼,这些香料还不够吗?”他们又是捣又是舂了两天,已经弄出十来斤的香料。顾锦里道:“不够,这些香料不仅要用来做香煎五香豆腐,卖白豆腐的时候,还可以卖给买豆腐的人,让他们做豆腐或者做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调味,需要用到的量很大,多准备一些,到时候也有得卖,不会突然断货。”陈氏他们刚要回家,听到这话,停住脚步问:“小鱼,这些香料还能卖钱?”顾锦里点头道:“能啊。”这些香料是她根据现代的一些调料配方,按照比例配的,这些香料里的其中两味药材,大楚的人并不知道能做调味料。“诶哟,小鱼咋这么聪明呢?做出来的东西都能卖钱,那咱们这两天可不算白忙活。”陈氏高兴得不行,又问顾锦里:“小鱼,那这卖香料的钱……”顾锦里知道她想问什么,说道:“按照三爷爷说好的分。”陈氏听到这话,乐得合不拢嘴,说了几句好话,带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回了家,其他人也各自回去。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去了镇上,按照顾锦里说的,又买回来不少可以用作香料的药材,还到铁铺去订做了两块一尺来宽,半米长的铁板。“那两块铁板不难做,明天就能拿,花了四两银子。”三爷爷道。至于那四两银子,会算到本钱里,等豆腐卖出了钱,就把那银子扣回来。第二天大家又开始舂香料,顾锦里则是把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在一起,再跟几个年纪小的孩子用黄纸一包一包的包好,就这么准备了一段时间,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他们几家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一个多时辰后,三爷爷就带着罗父楚氏、田叔田婶、顾大木严氏、顾大贵陈氏、秦三郎、顾锦安、罗慧娘还有顾锦里去了镇上。要带的东西多,几乎所有去镇上出摊的人都要挑着东西。罗父要挑着两块铁板跟两个重重的泥炉,田叔田婶跟顾大木严氏则是挑着四担豆腐,顾大贵跟陈氏则是挑着两担豆渣,他们这次也卖豆渣饼。三爷爷、楚氏、秦三郎、顾锦安则是挑着四担劈好的干柴,他们没钱买炭,卖的又是需要现做的熟食,只能挑着干柴去镇上。顾锦里跟罗慧娘则是挑着锅碗瓢盆筷子,还有油盐跟香料。一伙人急赶慢赶,大中午才赶到镇上。今晚是元宵节,镇上有花灯会,是难得没有宵禁的一天,很多人家都出来摆摊做生意,他们到的时候,所有能摆摊的位置都有人占了。不过杜大夫已经让悬壶坊的药童帮他们占了一个五米见方的好位置,还帮他们去镇上的司吏坊拿了出摊的牌子,他们晚上摆摊的位置算是有了。古代的镇子没有镇长,但有一个司吏坊,里面有两名吏员并六名衙役,负责处理镇上的事,想要摆摊,要去司吏坊交钱拿牌子,有了牌子才能摆摊。而牌子的价钱不等,卖吃食的会贵一些,要是碰上元宵或者中秋这些大节,卖吃食的摊子得要一百文钱一天,是平时半个月的摊位钱,但卖农货的只要十文钱一天,要是摆半天只要五文钱。那药童叫苍术,看见三爷爷后,立刻朝他招手道:“顾家老爷子,这边这边。”三爷爷急忙带着他们挑着东西赶过去,看见这么好的一个位置后,高兴得不行:“这个位置好啊,离主大街近,苍术小哥,多谢你了。”花灯会就在主大街,此时的主大街已经立了一排排的柱子,一条条粗绳挂在那些柱子上,等晚上的时候,粗绳上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灯光能把整个主大街照亮。,!

几家人听到这个结果,都觉得不可思议。三奶奶道:“这莫家是疯了吧?这么轻易就放过何大财,以后何大财不得缠上他们家?”“就是。”陈氏一边用石舂舂着肉桂,一边道:“不过是二十板子,还是何家族人打的,能打多重?估摸着连点皮都没破,躺个几天就好了。”说完,抬头对着在捣香叶碎的顾玉梅道:“你还嫌待在家里闷,要去村里转转,说什么要结交村里的姑娘,好帮衬家里,这回你还去不去?这村里可不是咱们老家,危险得很。”他们刚来十几天,对村里的人还不熟悉,结交这种事,自有大人去做,根本用不着顾玉梅一个已经长成的姑娘去。顾玉梅不说话,脸色不好的用木杆捣着木碗里的香叶碎,恨不得把木碗捣出个窟窿来。该死的顾锦里,凭什么让她来捣香叶碎?还说要捣成粉末,不能太粗,不然洒进豆腐里会不好吃,她连着捣了两天,手都起泡了还要继续捣,简直气死个人。顾玉梅不想干这活儿,可因着要做豆腐营生的事儿,这几天几家人都集中到顾锦里家,准备着各种东西,他们家白天根本没人,她也是害怕村里的光棍混子的,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只能跟着来干活。可她心里不舒服,要是还在老家,她哪里用做这种活计?陈氏见她不高兴,不满的嘀咕一声,不再说她。顾玉梅听到了陈氏的嘀咕,狠狠捣了十几下碗里的香叶碎,起身走到顾锦里身边,正要把木碗里的香叶碎倒进布袋里,却被顾锦里拦住:“你这个不行。要的是香叶粉,你这个离粉还差不少。”“将就将就着用不就行了。”顾玉梅把右手摊到顾锦里面前,怨愤的道:“你睁大眼睛看看,我这手都起水泡了,捣不动。”她的眼圈红了,看着甚是委屈。可惜,顾锦里不吃这一套。顾锦里把手里捣了一半的砂仁递给顾玉梅:“那你捣这个。”香叶是所有要用到的香料中最容易捣成粉末的,她已经把最轻松的活计分给顾玉梅,顾玉梅还挑三拣四,那就做个难做的活计吧。顾玉梅看见那一片片硬得跟树皮似的砂仁,顿时不敢再抱怨,端着木碗,再回去捣香叶碎。几家女人跟几个半大孩子一直忙到傍晚,才把所有的香料捣完,但这些还不够,顾锦里道:“三爷爷,再过三天就是初十,悬壶坊该开门了,您再到镇上去买些香料回来吧。”如今这些香料大部分是她逃荒路上找的,可找到的数量不多,他们要做生意,需要很多香料,得再去药铺买。三爷爷跟顾大山正在做桌椅,听到这话,回道:“行,你这两天再想想,还有啥东西需要置办的,初十那天,我们再去镇上买。”“好。”顾锦里应着,把那些捣好的香料粉装进布袋里,用绳子扎好。三奶奶问道:“小鱼,这些香料还不够吗?”他们又是捣又是舂了两天,已经弄出十来斤的香料。顾锦里道:“不够,这些香料不仅要用来做香煎五香豆腐,卖白豆腐的时候,还可以卖给买豆腐的人,让他们做豆腐或者做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调味,需要用到的量很大,多准备一些,到时候也有得卖,不会突然断货。”陈氏他们刚要回家,听到这话,停住脚步问:“小鱼,这些香料还能卖钱?”顾锦里点头道:“能啊。”这些香料是她根据现代的一些调料配方,按照比例配的,这些香料里的其中两味药材,大楚的人并不知道能做调味料。“诶哟,小鱼咋这么聪明呢?做出来的东西都能卖钱,那咱们这两天可不算白忙活。”陈氏高兴得不行,又问顾锦里:“小鱼,那这卖香料的钱……”顾锦里知道她想问什么,说道:“按照三爷爷说好的分。”陈氏听到这话,乐得合不拢嘴,说了几句好话,带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回了家,其他人也各自回去。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去了镇上,按照顾锦里说的,又买回来不少可以用作香料的药材,还到铁铺去订做了两块一尺来宽,半米长的铁板。“那两块铁板不难做,明天就能拿,花了四两银子。”三爷爷道。至于那四两银子,会算到本钱里,等豆腐卖出了钱,就把那银子扣回来。第二天大家又开始舂香料,顾锦里则是把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在一起,再跟几个年纪小的孩子用黄纸一包一包的包好,就这么准备了一段时间,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他们几家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一个多时辰后,三爷爷就带着罗父楚氏、田叔田婶、顾大木严氏、顾大贵陈氏、秦三郎、顾锦安、罗慧娘还有顾锦里去了镇上。要带的东西多,几乎所有去镇上出摊的人都要挑着东西。罗父要挑着两块铁板跟两个重重的泥炉,田叔田婶跟顾大木严氏则是挑着四担豆腐,顾大贵跟陈氏则是挑着两担豆渣,他们这次也卖豆渣饼。三爷爷、楚氏、秦三郎、顾锦安则是挑着四担劈好的干柴,他们没钱买炭,卖的又是需要现做的熟食,只能挑着干柴去镇上。顾锦里跟罗慧娘则是挑着锅碗瓢盆筷子,还有油盐跟香料。一伙人急赶慢赶,大中午才赶到镇上。今晚是元宵节,镇上有花灯会,是难得没有宵禁的一天,很多人家都出来摆摊做生意,他们到的时候,所有能摆摊的位置都有人占了。不过杜大夫已经让悬壶坊的药童帮他们占了一个五米见方的好位置,还帮他们去镇上的司吏坊拿了出摊的牌子,他们晚上摆摊的位置算是有了。古代的镇子没有镇长,但有一个司吏坊,里面有两名吏员并六名衙役,负责处理镇上的事,想要摆摊,要去司吏坊交钱拿牌子,有了牌子才能摆摊。而牌子的价钱不等,卖吃食的会贵一些,要是碰上元宵或者中秋这些大节,卖吃食的摊子得要一百文钱一天,是平时半个月的摊位钱,但卖农货的只要十文钱一天,要是摆半天只要五文钱。那药童叫苍术,看见三爷爷后,立刻朝他招手道:“顾家老爷子,这边这边。”三爷爷急忙带着他们挑着东西赶过去,看见这么好的一个位置后,高兴得不行:“这个位置好啊,离主大街近,苍术小哥,多谢你了。”花灯会就在主大街,此时的主大街已经立了一排排的柱子,一条条粗绳挂在那些柱子上,等晚上的时候,粗绳上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灯光能把整个主大街照亮。,!

几家人听到这个结果,都觉得不可思议。三奶奶道:“这莫家是疯了吧?这么轻易就放过何大财,以后何大财不得缠上他们家?”“就是。”陈氏一边用石舂舂着肉桂,一边道:“不过是二十板子,还是何家族人打的,能打多重?估摸着连点皮都没破,躺个几天就好了。”说完,抬头对着在捣香叶碎的顾玉梅道:“你还嫌待在家里闷,要去村里转转,说什么要结交村里的姑娘,好帮衬家里,这回你还去不去?这村里可不是咱们老家,危险得很。”他们刚来十几天,对村里的人还不熟悉,结交这种事,自有大人去做,根本用不着顾玉梅一个已经长成的姑娘去。顾玉梅不说话,脸色不好的用木杆捣着木碗里的香叶碎,恨不得把木碗捣出个窟窿来。该死的顾锦里,凭什么让她来捣香叶碎?还说要捣成粉末,不能太粗,不然洒进豆腐里会不好吃,她连着捣了两天,手都起泡了还要继续捣,简直气死个人。顾玉梅不想干这活儿,可因着要做豆腐营生的事儿,这几天几家人都集中到顾锦里家,准备着各种东西,他们家白天根本没人,她也是害怕村里的光棍混子的,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只能跟着来干活。可她心里不舒服,要是还在老家,她哪里用做这种活计?陈氏见她不高兴,不满的嘀咕一声,不再说她。顾玉梅听到了陈氏的嘀咕,狠狠捣了十几下碗里的香叶碎,起身走到顾锦里身边,正要把木碗里的香叶碎倒进布袋里,却被顾锦里拦住:“你这个不行。要的是香叶粉,你这个离粉还差不少。”“将就将就着用不就行了。”顾玉梅把右手摊到顾锦里面前,怨愤的道:“你睁大眼睛看看,我这手都起水泡了,捣不动。”她的眼圈红了,看着甚是委屈。可惜,顾锦里不吃这一套。顾锦里把手里捣了一半的砂仁递给顾玉梅:“那你捣这个。”香叶是所有要用到的香料中最容易捣成粉末的,她已经把最轻松的活计分给顾玉梅,顾玉梅还挑三拣四,那就做个难做的活计吧。顾玉梅看见那一片片硬得跟树皮似的砂仁,顿时不敢再抱怨,端着木碗,再回去捣香叶碎。几家女人跟几个半大孩子一直忙到傍晚,才把所有的香料捣完,但这些还不够,顾锦里道:“三爷爷,再过三天就是初十,悬壶坊该开门了,您再到镇上去买些香料回来吧。”如今这些香料大部分是她逃荒路上找的,可找到的数量不多,他们要做生意,需要很多香料,得再去药铺买。三爷爷跟顾大山正在做桌椅,听到这话,回道:“行,你这两天再想想,还有啥东西需要置办的,初十那天,我们再去镇上买。”“好。”顾锦里应着,把那些捣好的香料粉装进布袋里,用绳子扎好。三奶奶问道:“小鱼,这些香料还不够吗?”他们又是捣又是舂了两天,已经弄出十来斤的香料。顾锦里道:“不够,这些香料不仅要用来做香煎五香豆腐,卖白豆腐的时候,还可以卖给买豆腐的人,让他们做豆腐或者做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调味,需要用到的量很大,多准备一些,到时候也有得卖,不会突然断货。”陈氏他们刚要回家,听到这话,停住脚步问:“小鱼,这些香料还能卖钱?”顾锦里点头道:“能啊。”这些香料是她根据现代的一些调料配方,按照比例配的,这些香料里的其中两味药材,大楚的人并不知道能做调味料。“诶哟,小鱼咋这么聪明呢?做出来的东西都能卖钱,那咱们这两天可不算白忙活。”陈氏高兴得不行,又问顾锦里:“小鱼,那这卖香料的钱……”顾锦里知道她想问什么,说道:“按照三爷爷说好的分。”陈氏听到这话,乐得合不拢嘴,说了几句好话,带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回了家,其他人也各自回去。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去了镇上,按照顾锦里说的,又买回来不少可以用作香料的药材,还到铁铺去订做了两块一尺来宽,半米长的铁板。“那两块铁板不难做,明天就能拿,花了四两银子。”三爷爷道。至于那四两银子,会算到本钱里,等豆腐卖出了钱,就把那银子扣回来。第二天大家又开始舂香料,顾锦里则是把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在一起,再跟几个年纪小的孩子用黄纸一包一包的包好,就这么准备了一段时间,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他们几家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一个多时辰后,三爷爷就带着罗父楚氏、田叔田婶、顾大木严氏、顾大贵陈氏、秦三郎、顾锦安、罗慧娘还有顾锦里去了镇上。要带的东西多,几乎所有去镇上出摊的人都要挑着东西。罗父要挑着两块铁板跟两个重重的泥炉,田叔田婶跟顾大木严氏则是挑着四担豆腐,顾大贵跟陈氏则是挑着两担豆渣,他们这次也卖豆渣饼。三爷爷、楚氏、秦三郎、顾锦安则是挑着四担劈好的干柴,他们没钱买炭,卖的又是需要现做的熟食,只能挑着干柴去镇上。顾锦里跟罗慧娘则是挑着锅碗瓢盆筷子,还有油盐跟香料。一伙人急赶慢赶,大中午才赶到镇上。今晚是元宵节,镇上有花灯会,是难得没有宵禁的一天,很多人家都出来摆摊做生意,他们到的时候,所有能摆摊的位置都有人占了。不过杜大夫已经让悬壶坊的药童帮他们占了一个五米见方的好位置,还帮他们去镇上的司吏坊拿了出摊的牌子,他们晚上摆摊的位置算是有了。古代的镇子没有镇长,但有一个司吏坊,里面有两名吏员并六名衙役,负责处理镇上的事,想要摆摊,要去司吏坊交钱拿牌子,有了牌子才能摆摊。而牌子的价钱不等,卖吃食的会贵一些,要是碰上元宵或者中秋这些大节,卖吃食的摊子得要一百文钱一天,是平时半个月的摊位钱,但卖农货的只要十文钱一天,要是摆半天只要五文钱。那药童叫苍术,看见三爷爷后,立刻朝他招手道:“顾家老爷子,这边这边。”三爷爷急忙带着他们挑着东西赶过去,看见这么好的一个位置后,高兴得不行:“这个位置好啊,离主大街近,苍术小哥,多谢你了。”花灯会就在主大街,此时的主大街已经立了一排排的柱子,一条条粗绳挂在那些柱子上,等晚上的时候,粗绳上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灯光能把整个主大街照亮。,!

几家人听到这个结果,都觉得不可思议。三奶奶道:“这莫家是疯了吧?这么轻易就放过何大财,以后何大财不得缠上他们家?”“就是。”陈氏一边用石舂舂着肉桂,一边道:“不过是二十板子,还是何家族人打的,能打多重?估摸着连点皮都没破,躺个几天就好了。”说完,抬头对着在捣香叶碎的顾玉梅道:“你还嫌待在家里闷,要去村里转转,说什么要结交村里的姑娘,好帮衬家里,这回你还去不去?这村里可不是咱们老家,危险得很。”他们刚来十几天,对村里的人还不熟悉,结交这种事,自有大人去做,根本用不着顾玉梅一个已经长成的姑娘去。顾玉梅不说话,脸色不好的用木杆捣着木碗里的香叶碎,恨不得把木碗捣出个窟窿来。该死的顾锦里,凭什么让她来捣香叶碎?还说要捣成粉末,不能太粗,不然洒进豆腐里会不好吃,她连着捣了两天,手都起泡了还要继续捣,简直气死个人。顾玉梅不想干这活儿,可因着要做豆腐营生的事儿,这几天几家人都集中到顾锦里家,准备着各种东西,他们家白天根本没人,她也是害怕村里的光棍混子的,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只能跟着来干活。可她心里不舒服,要是还在老家,她哪里用做这种活计?陈氏见她不高兴,不满的嘀咕一声,不再说她。顾玉梅听到了陈氏的嘀咕,狠狠捣了十几下碗里的香叶碎,起身走到顾锦里身边,正要把木碗里的香叶碎倒进布袋里,却被顾锦里拦住:“你这个不行。要的是香叶粉,你这个离粉还差不少。”“将就将就着用不就行了。”顾玉梅把右手摊到顾锦里面前,怨愤的道:“你睁大眼睛看看,我这手都起水泡了,捣不动。”她的眼圈红了,看着甚是委屈。可惜,顾锦里不吃这一套。顾锦里把手里捣了一半的砂仁递给顾玉梅:“那你捣这个。”香叶是所有要用到的香料中最容易捣成粉末的,她已经把最轻松的活计分给顾玉梅,顾玉梅还挑三拣四,那就做个难做的活计吧。顾玉梅看见那一片片硬得跟树皮似的砂仁,顿时不敢再抱怨,端着木碗,再回去捣香叶碎。几家女人跟几个半大孩子一直忙到傍晚,才把所有的香料捣完,但这些还不够,顾锦里道:“三爷爷,再过三天就是初十,悬壶坊该开门了,您再到镇上去买些香料回来吧。”如今这些香料大部分是她逃荒路上找的,可找到的数量不多,他们要做生意,需要很多香料,得再去药铺买。三爷爷跟顾大山正在做桌椅,听到这话,回道:“行,你这两天再想想,还有啥东西需要置办的,初十那天,我们再去镇上买。”“好。”顾锦里应着,把那些捣好的香料粉装进布袋里,用绳子扎好。三奶奶问道:“小鱼,这些香料还不够吗?”他们又是捣又是舂了两天,已经弄出十来斤的香料。顾锦里道:“不够,这些香料不仅要用来做香煎五香豆腐,卖白豆腐的时候,还可以卖给买豆腐的人,让他们做豆腐或者做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调味,需要用到的量很大,多准备一些,到时候也有得卖,不会突然断货。”陈氏他们刚要回家,听到这话,停住脚步问:“小鱼,这些香料还能卖钱?”顾锦里点头道:“能啊。”这些香料是她根据现代的一些调料配方,按照比例配的,这些香料里的其中两味药材,大楚的人并不知道能做调味料。“诶哟,小鱼咋这么聪明呢?做出来的东西都能卖钱,那咱们这两天可不算白忙活。”陈氏高兴得不行,又问顾锦里:“小鱼,那这卖香料的钱……”顾锦里知道她想问什么,说道:“按照三爷爷说好的分。”陈氏听到这话,乐得合不拢嘴,说了几句好话,带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回了家,其他人也各自回去。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去了镇上,按照顾锦里说的,又买回来不少可以用作香料的药材,还到铁铺去订做了两块一尺来宽,半米长的铁板。“那两块铁板不难做,明天就能拿,花了四两银子。”三爷爷道。至于那四两银子,会算到本钱里,等豆腐卖出了钱,就把那银子扣回来。第二天大家又开始舂香料,顾锦里则是把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在一起,再跟几个年纪小的孩子用黄纸一包一包的包好,就这么准备了一段时间,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他们几家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一个多时辰后,三爷爷就带着罗父楚氏、田叔田婶、顾大木严氏、顾大贵陈氏、秦三郎、顾锦安、罗慧娘还有顾锦里去了镇上。要带的东西多,几乎所有去镇上出摊的人都要挑着东西。罗父要挑着两块铁板跟两个重重的泥炉,田叔田婶跟顾大木严氏则是挑着四担豆腐,顾大贵跟陈氏则是挑着两担豆渣,他们这次也卖豆渣饼。三爷爷、楚氏、秦三郎、顾锦安则是挑着四担劈好的干柴,他们没钱买炭,卖的又是需要现做的熟食,只能挑着干柴去镇上。顾锦里跟罗慧娘则是挑着锅碗瓢盆筷子,还有油盐跟香料。一伙人急赶慢赶,大中午才赶到镇上。今晚是元宵节,镇上有花灯会,是难得没有宵禁的一天,很多人家都出来摆摊做生意,他们到的时候,所有能摆摊的位置都有人占了。不过杜大夫已经让悬壶坊的药童帮他们占了一个五米见方的好位置,还帮他们去镇上的司吏坊拿了出摊的牌子,他们晚上摆摊的位置算是有了。古代的镇子没有镇长,但有一个司吏坊,里面有两名吏员并六名衙役,负责处理镇上的事,想要摆摊,要去司吏坊交钱拿牌子,有了牌子才能摆摊。而牌子的价钱不等,卖吃食的会贵一些,要是碰上元宵或者中秋这些大节,卖吃食的摊子得要一百文钱一天,是平时半个月的摊位钱,但卖农货的只要十文钱一天,要是摆半天只要五文钱。那药童叫苍术,看见三爷爷后,立刻朝他招手道:“顾家老爷子,这边这边。”三爷爷急忙带着他们挑着东西赶过去,看见这么好的一个位置后,高兴得不行:“这个位置好啊,离主大街近,苍术小哥,多谢你了。”花灯会就在主大街,此时的主大街已经立了一排排的柱子,一条条粗绳挂在那些柱子上,等晚上的时候,粗绳上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灯光能把整个主大街照亮。,!

几家人听到这个结果,都觉得不可思议。三奶奶道:“这莫家是疯了吧?这么轻易就放过何大财,以后何大财不得缠上他们家?”“就是。”陈氏一边用石舂舂着肉桂,一边道:“不过是二十板子,还是何家族人打的,能打多重?估摸着连点皮都没破,躺个几天就好了。”说完,抬头对着在捣香叶碎的顾玉梅道:“你还嫌待在家里闷,要去村里转转,说什么要结交村里的姑娘,好帮衬家里,这回你还去不去?这村里可不是咱们老家,危险得很。”他们刚来十几天,对村里的人还不熟悉,结交这种事,自有大人去做,根本用不着顾玉梅一个已经长成的姑娘去。顾玉梅不说话,脸色不好的用木杆捣着木碗里的香叶碎,恨不得把木碗捣出个窟窿来。该死的顾锦里,凭什么让她来捣香叶碎?还说要捣成粉末,不能太粗,不然洒进豆腐里会不好吃,她连着捣了两天,手都起泡了还要继续捣,简直气死个人。顾玉梅不想干这活儿,可因着要做豆腐营生的事儿,这几天几家人都集中到顾锦里家,准备着各种东西,他们家白天根本没人,她也是害怕村里的光棍混子的,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只能跟着来干活。可她心里不舒服,要是还在老家,她哪里用做这种活计?陈氏见她不高兴,不满的嘀咕一声,不再说她。顾玉梅听到了陈氏的嘀咕,狠狠捣了十几下碗里的香叶碎,起身走到顾锦里身边,正要把木碗里的香叶碎倒进布袋里,却被顾锦里拦住:“你这个不行。要的是香叶粉,你这个离粉还差不少。”“将就将就着用不就行了。”顾玉梅把右手摊到顾锦里面前,怨愤的道:“你睁大眼睛看看,我这手都起水泡了,捣不动。”她的眼圈红了,看着甚是委屈。可惜,顾锦里不吃这一套。顾锦里把手里捣了一半的砂仁递给顾玉梅:“那你捣这个。”香叶是所有要用到的香料中最容易捣成粉末的,她已经把最轻松的活计分给顾玉梅,顾玉梅还挑三拣四,那就做个难做的活计吧。顾玉梅看见那一片片硬得跟树皮似的砂仁,顿时不敢再抱怨,端着木碗,再回去捣香叶碎。几家女人跟几个半大孩子一直忙到傍晚,才把所有的香料捣完,但这些还不够,顾锦里道:“三爷爷,再过三天就是初十,悬壶坊该开门了,您再到镇上去买些香料回来吧。”如今这些香料大部分是她逃荒路上找的,可找到的数量不多,他们要做生意,需要很多香料,得再去药铺买。三爷爷跟顾大山正在做桌椅,听到这话,回道:“行,你这两天再想想,还有啥东西需要置办的,初十那天,我们再去镇上买。”“好。”顾锦里应着,把那些捣好的香料粉装进布袋里,用绳子扎好。三奶奶问道:“小鱼,这些香料还不够吗?”他们又是捣又是舂了两天,已经弄出十来斤的香料。顾锦里道:“不够,这些香料不仅要用来做香煎五香豆腐,卖白豆腐的时候,还可以卖给买豆腐的人,让他们做豆腐或者做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调味,需要用到的量很大,多准备一些,到时候也有得卖,不会突然断货。”陈氏他们刚要回家,听到这话,停住脚步问:“小鱼,这些香料还能卖钱?”顾锦里点头道:“能啊。”这些香料是她根据现代的一些调料配方,按照比例配的,这些香料里的其中两味药材,大楚的人并不知道能做调味料。“诶哟,小鱼咋这么聪明呢?做出来的东西都能卖钱,那咱们这两天可不算白忙活。”陈氏高兴得不行,又问顾锦里:“小鱼,那这卖香料的钱……”顾锦里知道她想问什么,说道:“按照三爷爷说好的分。”陈氏听到这话,乐得合不拢嘴,说了几句好话,带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回了家,其他人也各自回去。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去了镇上,按照顾锦里说的,又买回来不少可以用作香料的药材,还到铁铺去订做了两块一尺来宽,半米长的铁板。“那两块铁板不难做,明天就能拿,花了四两银子。”三爷爷道。至于那四两银子,会算到本钱里,等豆腐卖出了钱,就把那银子扣回来。第二天大家又开始舂香料,顾锦里则是把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在一起,再跟几个年纪小的孩子用黄纸一包一包的包好,就这么准备了一段时间,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他们几家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一个多时辰后,三爷爷就带着罗父楚氏、田叔田婶、顾大木严氏、顾大贵陈氏、秦三郎、顾锦安、罗慧娘还有顾锦里去了镇上。要带的东西多,几乎所有去镇上出摊的人都要挑着东西。罗父要挑着两块铁板跟两个重重的泥炉,田叔田婶跟顾大木严氏则是挑着四担豆腐,顾大贵跟陈氏则是挑着两担豆渣,他们这次也卖豆渣饼。三爷爷、楚氏、秦三郎、顾锦安则是挑着四担劈好的干柴,他们没钱买炭,卖的又是需要现做的熟食,只能挑着干柴去镇上。顾锦里跟罗慧娘则是挑着锅碗瓢盆筷子,还有油盐跟香料。一伙人急赶慢赶,大中午才赶到镇上。今晚是元宵节,镇上有花灯会,是难得没有宵禁的一天,很多人家都出来摆摊做生意,他们到的时候,所有能摆摊的位置都有人占了。不过杜大夫已经让悬壶坊的药童帮他们占了一个五米见方的好位置,还帮他们去镇上的司吏坊拿了出摊的牌子,他们晚上摆摊的位置算是有了。古代的镇子没有镇长,但有一个司吏坊,里面有两名吏员并六名衙役,负责处理镇上的事,想要摆摊,要去司吏坊交钱拿牌子,有了牌子才能摆摊。而牌子的价钱不等,卖吃食的会贵一些,要是碰上元宵或者中秋这些大节,卖吃食的摊子得要一百文钱一天,是平时半个月的摊位钱,但卖农货的只要十文钱一天,要是摆半天只要五文钱。那药童叫苍术,看见三爷爷后,立刻朝他招手道:“顾家老爷子,这边这边。”三爷爷急忙带着他们挑着东西赶过去,看见这么好的一个位置后,高兴得不行:“这个位置好啊,离主大街近,苍术小哥,多谢你了。”花灯会就在主大街,此时的主大街已经立了一排排的柱子,一条条粗绳挂在那些柱子上,等晚上的时候,粗绳上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灯光能把整个主大街照亮。,!

几家人听到这个结果,都觉得不可思议。三奶奶道:“这莫家是疯了吧?这么轻易就放过何大财,以后何大财不得缠上他们家?”“就是。”陈氏一边用石舂舂着肉桂,一边道:“不过是二十板子,还是何家族人打的,能打多重?估摸着连点皮都没破,躺个几天就好了。”说完,抬头对着在捣香叶碎的顾玉梅道:“你还嫌待在家里闷,要去村里转转,说什么要结交村里的姑娘,好帮衬家里,这回你还去不去?这村里可不是咱们老家,危险得很。”他们刚来十几天,对村里的人还不熟悉,结交这种事,自有大人去做,根本用不着顾玉梅一个已经长成的姑娘去。顾玉梅不说话,脸色不好的用木杆捣着木碗里的香叶碎,恨不得把木碗捣出个窟窿来。该死的顾锦里,凭什么让她来捣香叶碎?还说要捣成粉末,不能太粗,不然洒进豆腐里会不好吃,她连着捣了两天,手都起泡了还要继续捣,简直气死个人。顾玉梅不想干这活儿,可因着要做豆腐营生的事儿,这几天几家人都集中到顾锦里家,准备着各种东西,他们家白天根本没人,她也是害怕村里的光棍混子的,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只能跟着来干活。可她心里不舒服,要是还在老家,她哪里用做这种活计?陈氏见她不高兴,不满的嘀咕一声,不再说她。顾玉梅听到了陈氏的嘀咕,狠狠捣了十几下碗里的香叶碎,起身走到顾锦里身边,正要把木碗里的香叶碎倒进布袋里,却被顾锦里拦住:“你这个不行。要的是香叶粉,你这个离粉还差不少。”“将就将就着用不就行了。”顾玉梅把右手摊到顾锦里面前,怨愤的道:“你睁大眼睛看看,我这手都起水泡了,捣不动。”她的眼圈红了,看着甚是委屈。可惜,顾锦里不吃这一套。顾锦里把手里捣了一半的砂仁递给顾玉梅:“那你捣这个。”香叶是所有要用到的香料中最容易捣成粉末的,她已经把最轻松的活计分给顾玉梅,顾玉梅还挑三拣四,那就做个难做的活计吧。顾玉梅看见那一片片硬得跟树皮似的砂仁,顿时不敢再抱怨,端着木碗,再回去捣香叶碎。几家女人跟几个半大孩子一直忙到傍晚,才把所有的香料捣完,但这些还不够,顾锦里道:“三爷爷,再过三天就是初十,悬壶坊该开门了,您再到镇上去买些香料回来吧。”如今这些香料大部分是她逃荒路上找的,可找到的数量不多,他们要做生意,需要很多香料,得再去药铺买。三爷爷跟顾大山正在做桌椅,听到这话,回道:“行,你这两天再想想,还有啥东西需要置办的,初十那天,我们再去镇上买。”“好。”顾锦里应着,把那些捣好的香料粉装进布袋里,用绳子扎好。三奶奶问道:“小鱼,这些香料还不够吗?”他们又是捣又是舂了两天,已经弄出十来斤的香料。顾锦里道:“不够,这些香料不仅要用来做香煎五香豆腐,卖白豆腐的时候,还可以卖给买豆腐的人,让他们做豆腐或者做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调味,需要用到的量很大,多准备一些,到时候也有得卖,不会突然断货。”陈氏他们刚要回家,听到这话,停住脚步问:“小鱼,这些香料还能卖钱?”顾锦里点头道:“能啊。”这些香料是她根据现代的一些调料配方,按照比例配的,这些香料里的其中两味药材,大楚的人并不知道能做调味料。“诶哟,小鱼咋这么聪明呢?做出来的东西都能卖钱,那咱们这两天可不算白忙活。”陈氏高兴得不行,又问顾锦里:“小鱼,那这卖香料的钱……”顾锦里知道她想问什么,说道:“按照三爷爷说好的分。”陈氏听到这话,乐得合不拢嘴,说了几句好话,带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回了家,其他人也各自回去。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去了镇上,按照顾锦里说的,又买回来不少可以用作香料的药材,还到铁铺去订做了两块一尺来宽,半米长的铁板。“那两块铁板不难做,明天就能拿,花了四两银子。”三爷爷道。至于那四两银子,会算到本钱里,等豆腐卖出了钱,就把那银子扣回来。第二天大家又开始舂香料,顾锦里则是把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在一起,再跟几个年纪小的孩子用黄纸一包一包的包好,就这么准备了一段时间,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他们几家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一个多时辰后,三爷爷就带着罗父楚氏、田叔田婶、顾大木严氏、顾大贵陈氏、秦三郎、顾锦安、罗慧娘还有顾锦里去了镇上。要带的东西多,几乎所有去镇上出摊的人都要挑着东西。罗父要挑着两块铁板跟两个重重的泥炉,田叔田婶跟顾大木严氏则是挑着四担豆腐,顾大贵跟陈氏则是挑着两担豆渣,他们这次也卖豆渣饼。三爷爷、楚氏、秦三郎、顾锦安则是挑着四担劈好的干柴,他们没钱买炭,卖的又是需要现做的熟食,只能挑着干柴去镇上。顾锦里跟罗慧娘则是挑着锅碗瓢盆筷子,还有油盐跟香料。一伙人急赶慢赶,大中午才赶到镇上。今晚是元宵节,镇上有花灯会,是难得没有宵禁的一天,很多人家都出来摆摊做生意,他们到的时候,所有能摆摊的位置都有人占了。不过杜大夫已经让悬壶坊的药童帮他们占了一个五米见方的好位置,还帮他们去镇上的司吏坊拿了出摊的牌子,他们晚上摆摊的位置算是有了。古代的镇子没有镇长,但有一个司吏坊,里面有两名吏员并六名衙役,负责处理镇上的事,想要摆摊,要去司吏坊交钱拿牌子,有了牌子才能摆摊。而牌子的价钱不等,卖吃食的会贵一些,要是碰上元宵或者中秋这些大节,卖吃食的摊子得要一百文钱一天,是平时半个月的摊位钱,但卖农货的只要十文钱一天,要是摆半天只要五文钱。那药童叫苍术,看见三爷爷后,立刻朝他招手道:“顾家老爷子,这边这边。”三爷爷急忙带着他们挑着东西赶过去,看见这么好的一个位置后,高兴得不行:“这个位置好啊,离主大街近,苍术小哥,多谢你了。”花灯会就在主大街,此时的主大街已经立了一排排的柱子,一条条粗绳挂在那些柱子上,等晚上的时候,粗绳上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灯光能把整个主大街照亮。,!

几家人听到这个结果,都觉得不可思议。三奶奶道:“这莫家是疯了吧?这么轻易就放过何大财,以后何大财不得缠上他们家?”“就是。”陈氏一边用石舂舂着肉桂,一边道:“不过是二十板子,还是何家族人打的,能打多重?估摸着连点皮都没破,躺个几天就好了。”说完,抬头对着在捣香叶碎的顾玉梅道:“你还嫌待在家里闷,要去村里转转,说什么要结交村里的姑娘,好帮衬家里,这回你还去不去?这村里可不是咱们老家,危险得很。”他们刚来十几天,对村里的人还不熟悉,结交这种事,自有大人去做,根本用不着顾玉梅一个已经长成的姑娘去。顾玉梅不说话,脸色不好的用木杆捣着木碗里的香叶碎,恨不得把木碗捣出个窟窿来。该死的顾锦里,凭什么让她来捣香叶碎?还说要捣成粉末,不能太粗,不然洒进豆腐里会不好吃,她连着捣了两天,手都起泡了还要继续捣,简直气死个人。顾玉梅不想干这活儿,可因着要做豆腐营生的事儿,这几天几家人都集中到顾锦里家,准备着各种东西,他们家白天根本没人,她也是害怕村里的光棍混子的,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只能跟着来干活。可她心里不舒服,要是还在老家,她哪里用做这种活计?陈氏见她不高兴,不满的嘀咕一声,不再说她。顾玉梅听到了陈氏的嘀咕,狠狠捣了十几下碗里的香叶碎,起身走到顾锦里身边,正要把木碗里的香叶碎倒进布袋里,却被顾锦里拦住:“你这个不行。要的是香叶粉,你这个离粉还差不少。”“将就将就着用不就行了。”顾玉梅把右手摊到顾锦里面前,怨愤的道:“你睁大眼睛看看,我这手都起水泡了,捣不动。”她的眼圈红了,看着甚是委屈。可惜,顾锦里不吃这一套。顾锦里把手里捣了一半的砂仁递给顾玉梅:“那你捣这个。”香叶是所有要用到的香料中最容易捣成粉末的,她已经把最轻松的活计分给顾玉梅,顾玉梅还挑三拣四,那就做个难做的活计吧。顾玉梅看见那一片片硬得跟树皮似的砂仁,顿时不敢再抱怨,端着木碗,再回去捣香叶碎。几家女人跟几个半大孩子一直忙到傍晚,才把所有的香料捣完,但这些还不够,顾锦里道:“三爷爷,再过三天就是初十,悬壶坊该开门了,您再到镇上去买些香料回来吧。”如今这些香料大部分是她逃荒路上找的,可找到的数量不多,他们要做生意,需要很多香料,得再去药铺买。三爷爷跟顾大山正在做桌椅,听到这话,回道:“行,你这两天再想想,还有啥东西需要置办的,初十那天,我们再去镇上买。”“好。”顾锦里应着,把那些捣好的香料粉装进布袋里,用绳子扎好。三奶奶问道:“小鱼,这些香料还不够吗?”他们又是捣又是舂了两天,已经弄出十来斤的香料。顾锦里道:“不够,这些香料不仅要用来做香煎五香豆腐,卖白豆腐的时候,还可以卖给买豆腐的人,让他们做豆腐或者做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调味,需要用到的量很大,多准备一些,到时候也有得卖,不会突然断货。”陈氏他们刚要回家,听到这话,停住脚步问:“小鱼,这些香料还能卖钱?”顾锦里点头道:“能啊。”这些香料是她根据现代的一些调料配方,按照比例配的,这些香料里的其中两味药材,大楚的人并不知道能做调味料。“诶哟,小鱼咋这么聪明呢?做出来的东西都能卖钱,那咱们这两天可不算白忙活。”陈氏高兴得不行,又问顾锦里:“小鱼,那这卖香料的钱……”顾锦里知道她想问什么,说道:“按照三爷爷说好的分。”陈氏听到这话,乐得合不拢嘴,说了几句好话,带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回了家,其他人也各自回去。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去了镇上,按照顾锦里说的,又买回来不少可以用作香料的药材,还到铁铺去订做了两块一尺来宽,半米长的铁板。“那两块铁板不难做,明天就能拿,花了四两银子。”三爷爷道。至于那四两银子,会算到本钱里,等豆腐卖出了钱,就把那银子扣回来。第二天大家又开始舂香料,顾锦里则是把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在一起,再跟几个年纪小的孩子用黄纸一包一包的包好,就这么准备了一段时间,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他们几家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一个多时辰后,三爷爷就带着罗父楚氏、田叔田婶、顾大木严氏、顾大贵陈氏、秦三郎、顾锦安、罗慧娘还有顾锦里去了镇上。要带的东西多,几乎所有去镇上出摊的人都要挑着东西。罗父要挑着两块铁板跟两个重重的泥炉,田叔田婶跟顾大木严氏则是挑着四担豆腐,顾大贵跟陈氏则是挑着两担豆渣,他们这次也卖豆渣饼。三爷爷、楚氏、秦三郎、顾锦安则是挑着四担劈好的干柴,他们没钱买炭,卖的又是需要现做的熟食,只能挑着干柴去镇上。顾锦里跟罗慧娘则是挑着锅碗瓢盆筷子,还有油盐跟香料。一伙人急赶慢赶,大中午才赶到镇上。今晚是元宵节,镇上有花灯会,是难得没有宵禁的一天,很多人家都出来摆摊做生意,他们到的时候,所有能摆摊的位置都有人占了。不过杜大夫已经让悬壶坊的药童帮他们占了一个五米见方的好位置,还帮他们去镇上的司吏坊拿了出摊的牌子,他们晚上摆摊的位置算是有了。古代的镇子没有镇长,但有一个司吏坊,里面有两名吏员并六名衙役,负责处理镇上的事,想要摆摊,要去司吏坊交钱拿牌子,有了牌子才能摆摊。而牌子的价钱不等,卖吃食的会贵一些,要是碰上元宵或者中秋这些大节,卖吃食的摊子得要一百文钱一天,是平时半个月的摊位钱,但卖农货的只要十文钱一天,要是摆半天只要五文钱。那药童叫苍术,看见三爷爷后,立刻朝他招手道:“顾家老爷子,这边这边。”三爷爷急忙带着他们挑着东西赶过去,看见这么好的一个位置后,高兴得不行:“这个位置好啊,离主大街近,苍术小哥,多谢你了。”花灯会就在主大街,此时的主大街已经立了一排排的柱子,一条条粗绳挂在那些柱子上,等晚上的时候,粗绳上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灯光能把整个主大街照亮。,!

几家人听到这个结果,都觉得不可思议。三奶奶道:“这莫家是疯了吧?这么轻易就放过何大财,以后何大财不得缠上他们家?”“就是。”陈氏一边用石舂舂着肉桂,一边道:“不过是二十板子,还是何家族人打的,能打多重?估摸着连点皮都没破,躺个几天就好了。”说完,抬头对着在捣香叶碎的顾玉梅道:“你还嫌待在家里闷,要去村里转转,说什么要结交村里的姑娘,好帮衬家里,这回你还去不去?这村里可不是咱们老家,危险得很。”他们刚来十几天,对村里的人还不熟悉,结交这种事,自有大人去做,根本用不着顾玉梅一个已经长成的姑娘去。顾玉梅不说话,脸色不好的用木杆捣着木碗里的香叶碎,恨不得把木碗捣出个窟窿来。该死的顾锦里,凭什么让她来捣香叶碎?还说要捣成粉末,不能太粗,不然洒进豆腐里会不好吃,她连着捣了两天,手都起泡了还要继续捣,简直气死个人。顾玉梅不想干这活儿,可因着要做豆腐营生的事儿,这几天几家人都集中到顾锦里家,准备着各种东西,他们家白天根本没人,她也是害怕村里的光棍混子的,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只能跟着来干活。可她心里不舒服,要是还在老家,她哪里用做这种活计?陈氏见她不高兴,不满的嘀咕一声,不再说她。顾玉梅听到了陈氏的嘀咕,狠狠捣了十几下碗里的香叶碎,起身走到顾锦里身边,正要把木碗里的香叶碎倒进布袋里,却被顾锦里拦住:“你这个不行。要的是香叶粉,你这个离粉还差不少。”“将就将就着用不就行了。”顾玉梅把右手摊到顾锦里面前,怨愤的道:“你睁大眼睛看看,我这手都起水泡了,捣不动。”她的眼圈红了,看着甚是委屈。可惜,顾锦里不吃这一套。顾锦里把手里捣了一半的砂仁递给顾玉梅:“那你捣这个。”香叶是所有要用到的香料中最容易捣成粉末的,她已经把最轻松的活计分给顾玉梅,顾玉梅还挑三拣四,那就做个难做的活计吧。顾玉梅看见那一片片硬得跟树皮似的砂仁,顿时不敢再抱怨,端着木碗,再回去捣香叶碎。几家女人跟几个半大孩子一直忙到傍晚,才把所有的香料捣完,但这些还不够,顾锦里道:“三爷爷,再过三天就是初十,悬壶坊该开门了,您再到镇上去买些香料回来吧。”如今这些香料大部分是她逃荒路上找的,可找到的数量不多,他们要做生意,需要很多香料,得再去药铺买。三爷爷跟顾大山正在做桌椅,听到这话,回道:“行,你这两天再想想,还有啥东西需要置办的,初十那天,我们再去镇上买。”“好。”顾锦里应着,把那些捣好的香料粉装进布袋里,用绳子扎好。三奶奶问道:“小鱼,这些香料还不够吗?”他们又是捣又是舂了两天,已经弄出十来斤的香料。顾锦里道:“不够,这些香料不仅要用来做香煎五香豆腐,卖白豆腐的时候,还可以卖给买豆腐的人,让他们做豆腐或者做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调味,需要用到的量很大,多准备一些,到时候也有得卖,不会突然断货。”陈氏他们刚要回家,听到这话,停住脚步问:“小鱼,这些香料还能卖钱?”顾锦里点头道:“能啊。”这些香料是她根据现代的一些调料配方,按照比例配的,这些香料里的其中两味药材,大楚的人并不知道能做调味料。“诶哟,小鱼咋这么聪明呢?做出来的东西都能卖钱,那咱们这两天可不算白忙活。”陈氏高兴得不行,又问顾锦里:“小鱼,那这卖香料的钱……”顾锦里知道她想问什么,说道:“按照三爷爷说好的分。”陈氏听到这话,乐得合不拢嘴,说了几句好话,带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回了家,其他人也各自回去。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去了镇上,按照顾锦里说的,又买回来不少可以用作香料的药材,还到铁铺去订做了两块一尺来宽,半米长的铁板。“那两块铁板不难做,明天就能拿,花了四两银子。”三爷爷道。至于那四两银子,会算到本钱里,等豆腐卖出了钱,就把那银子扣回来。第二天大家又开始舂香料,顾锦里则是把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在一起,再跟几个年纪小的孩子用黄纸一包一包的包好,就这么准备了一段时间,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他们几家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一个多时辰后,三爷爷就带着罗父楚氏、田叔田婶、顾大木严氏、顾大贵陈氏、秦三郎、顾锦安、罗慧娘还有顾锦里去了镇上。要带的东西多,几乎所有去镇上出摊的人都要挑着东西。罗父要挑着两块铁板跟两个重重的泥炉,田叔田婶跟顾大木严氏则是挑着四担豆腐,顾大贵跟陈氏则是挑着两担豆渣,他们这次也卖豆渣饼。三爷爷、楚氏、秦三郎、顾锦安则是挑着四担劈好的干柴,他们没钱买炭,卖的又是需要现做的熟食,只能挑着干柴去镇上。顾锦里跟罗慧娘则是挑着锅碗瓢盆筷子,还有油盐跟香料。一伙人急赶慢赶,大中午才赶到镇上。今晚是元宵节,镇上有花灯会,是难得没有宵禁的一天,很多人家都出来摆摊做生意,他们到的时候,所有能摆摊的位置都有人占了。不过杜大夫已经让悬壶坊的药童帮他们占了一个五米见方的好位置,还帮他们去镇上的司吏坊拿了出摊的牌子,他们晚上摆摊的位置算是有了。古代的镇子没有镇长,但有一个司吏坊,里面有两名吏员并六名衙役,负责处理镇上的事,想要摆摊,要去司吏坊交钱拿牌子,有了牌子才能摆摊。而牌子的价钱不等,卖吃食的会贵一些,要是碰上元宵或者中秋这些大节,卖吃食的摊子得要一百文钱一天,是平时半个月的摊位钱,但卖农货的只要十文钱一天,要是摆半天只要五文钱。那药童叫苍术,看见三爷爷后,立刻朝他招手道:“顾家老爷子,这边这边。”三爷爷急忙带着他们挑着东西赶过去,看见这么好的一个位置后,高兴得不行:“这个位置好啊,离主大街近,苍术小哥,多谢你了。”花灯会就在主大街,此时的主大街已经立了一排排的柱子,一条条粗绳挂在那些柱子上,等晚上的时候,粗绳上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灯光能把整个主大街照亮。,!

几家人听到这个结果,都觉得不可思议。三奶奶道:“这莫家是疯了吧?这么轻易就放过何大财,以后何大财不得缠上他们家?”“就是。”陈氏一边用石舂舂着肉桂,一边道:“不过是二十板子,还是何家族人打的,能打多重?估摸着连点皮都没破,躺个几天就好了。”说完,抬头对着在捣香叶碎的顾玉梅道:“你还嫌待在家里闷,要去村里转转,说什么要结交村里的姑娘,好帮衬家里,这回你还去不去?这村里可不是咱们老家,危险得很。”他们刚来十几天,对村里的人还不熟悉,结交这种事,自有大人去做,根本用不着顾玉梅一个已经长成的姑娘去。顾玉梅不说话,脸色不好的用木杆捣着木碗里的香叶碎,恨不得把木碗捣出个窟窿来。该死的顾锦里,凭什么让她来捣香叶碎?还说要捣成粉末,不能太粗,不然洒进豆腐里会不好吃,她连着捣了两天,手都起泡了还要继续捣,简直气死个人。顾玉梅不想干这活儿,可因着要做豆腐营生的事儿,这几天几家人都集中到顾锦里家,准备着各种东西,他们家白天根本没人,她也是害怕村里的光棍混子的,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只能跟着来干活。可她心里不舒服,要是还在老家,她哪里用做这种活计?陈氏见她不高兴,不满的嘀咕一声,不再说她。顾玉梅听到了陈氏的嘀咕,狠狠捣了十几下碗里的香叶碎,起身走到顾锦里身边,正要把木碗里的香叶碎倒进布袋里,却被顾锦里拦住:“你这个不行。要的是香叶粉,你这个离粉还差不少。”“将就将就着用不就行了。”顾玉梅把右手摊到顾锦里面前,怨愤的道:“你睁大眼睛看看,我这手都起水泡了,捣不动。”她的眼圈红了,看着甚是委屈。可惜,顾锦里不吃这一套。顾锦里把手里捣了一半的砂仁递给顾玉梅:“那你捣这个。”香叶是所有要用到的香料中最容易捣成粉末的,她已经把最轻松的活计分给顾玉梅,顾玉梅还挑三拣四,那就做个难做的活计吧。顾玉梅看见那一片片硬得跟树皮似的砂仁,顿时不敢再抱怨,端着木碗,再回去捣香叶碎。几家女人跟几个半大孩子一直忙到傍晚,才把所有的香料捣完,但这些还不够,顾锦里道:“三爷爷,再过三天就是初十,悬壶坊该开门了,您再到镇上去买些香料回来吧。”如今这些香料大部分是她逃荒路上找的,可找到的数量不多,他们要做生意,需要很多香料,得再去药铺买。三爷爷跟顾大山正在做桌椅,听到这话,回道:“行,你这两天再想想,还有啥东西需要置办的,初十那天,我们再去镇上买。”“好。”顾锦里应着,把那些捣好的香料粉装进布袋里,用绳子扎好。三奶奶问道:“小鱼,这些香料还不够吗?”他们又是捣又是舂了两天,已经弄出十来斤的香料。顾锦里道:“不够,这些香料不仅要用来做香煎五香豆腐,卖白豆腐的时候,还可以卖给买豆腐的人,让他们做豆腐或者做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调味,需要用到的量很大,多准备一些,到时候也有得卖,不会突然断货。”陈氏他们刚要回家,听到这话,停住脚步问:“小鱼,这些香料还能卖钱?”顾锦里点头道:“能啊。”这些香料是她根据现代的一些调料配方,按照比例配的,这些香料里的其中两味药材,大楚的人并不知道能做调味料。“诶哟,小鱼咋这么聪明呢?做出来的东西都能卖钱,那咱们这两天可不算白忙活。”陈氏高兴得不行,又问顾锦里:“小鱼,那这卖香料的钱……”顾锦里知道她想问什么,说道:“按照三爷爷说好的分。”陈氏听到这话,乐得合不拢嘴,说了几句好话,带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回了家,其他人也各自回去。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去了镇上,按照顾锦里说的,又买回来不少可以用作香料的药材,还到铁铺去订做了两块一尺来宽,半米长的铁板。“那两块铁板不难做,明天就能拿,花了四两银子。”三爷爷道。至于那四两银子,会算到本钱里,等豆腐卖出了钱,就把那银子扣回来。第二天大家又开始舂香料,顾锦里则是把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在一起,再跟几个年纪小的孩子用黄纸一包一包的包好,就这么准备了一段时间,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他们几家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一个多时辰后,三爷爷就带着罗父楚氏、田叔田婶、顾大木严氏、顾大贵陈氏、秦三郎、顾锦安、罗慧娘还有顾锦里去了镇上。要带的东西多,几乎所有去镇上出摊的人都要挑着东西。罗父要挑着两块铁板跟两个重重的泥炉,田叔田婶跟顾大木严氏则是挑着四担豆腐,顾大贵跟陈氏则是挑着两担豆渣,他们这次也卖豆渣饼。三爷爷、楚氏、秦三郎、顾锦安则是挑着四担劈好的干柴,他们没钱买炭,卖的又是需要现做的熟食,只能挑着干柴去镇上。顾锦里跟罗慧娘则是挑着锅碗瓢盆筷子,还有油盐跟香料。一伙人急赶慢赶,大中午才赶到镇上。今晚是元宵节,镇上有花灯会,是难得没有宵禁的一天,很多人家都出来摆摊做生意,他们到的时候,所有能摆摊的位置都有人占了。不过杜大夫已经让悬壶坊的药童帮他们占了一个五米见方的好位置,还帮他们去镇上的司吏坊拿了出摊的牌子,他们晚上摆摊的位置算是有了。古代的镇子没有镇长,但有一个司吏坊,里面有两名吏员并六名衙役,负责处理镇上的事,想要摆摊,要去司吏坊交钱拿牌子,有了牌子才能摆摊。而牌子的价钱不等,卖吃食的会贵一些,要是碰上元宵或者中秋这些大节,卖吃食的摊子得要一百文钱一天,是平时半个月的摊位钱,但卖农货的只要十文钱一天,要是摆半天只要五文钱。那药童叫苍术,看见三爷爷后,立刻朝他招手道:“顾家老爷子,这边这边。”三爷爷急忙带着他们挑着东西赶过去,看见这么好的一个位置后,高兴得不行:“这个位置好啊,离主大街近,苍术小哥,多谢你了。”花灯会就在主大街,此时的主大街已经立了一排排的柱子,一条条粗绳挂在那些柱子上,等晚上的时候,粗绳上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灯光能把整个主大街照亮。

重生之公子谋妻  夫人腿疼求抱抱  末世轮回系统  从西游开始悬赏诸天  女扮男装后,我成了男寝的小团宠  超级兵王在校园  替嫁千金夜夜燃情顾素素秦天翼  异界御宅召唤师  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  大武侠世界  窃国贼  糟糕!我把植物人老公撩醒了  姜羽姜小言  夜玄周幼薇万古帝婿免费阅读 落秋中文网  原神我是史莱姆  万古武尊  生生不语  无意穿堂风  三国:我袁术不做短命皇帝!  武灵星君  

热门小说推荐
天才杂役

天才杂役

吕诚,十五岁之前一直没能修炼出内劲,只能当杂役。但他从小喜欢夜视星空,十年时间,让他的眉心处出现别人所没有的感应力,能让他感知周围的一切事务,并且修炼出内劲,踏入武者行列。从此,这个普通的杂役进阶为天才武者。学心法,进展神速练武技,无师能自通易容变声,惟妙惟肖。在这个武者为尊的世界,最终一步步成为睥睨天下的至尊...

村野小邪医

村野小邪医

段飞是个倒霉的孩子,老爹被人陷害入狱,又遭遇对象退婚,开间小诊所给村里的人治病,连温饱都不行。可他从未放弃过努力,他坚信只要人不死,必定有站在人生巅峰的那天,最后他用枚小小的银针走上复仇之路,凭精湛的针灸获得无数美女青睐陪伴。这是个励志故事,段飞的崛起之路经受无数阴谋陷害,可他为了坚守正义毫不畏惧,视死如归跟邪恶力量做斗争。...

爆宠八零:重生娇娇女

爆宠八零:重生娇娇女

2o19云起华语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胖喵儿死了,被一根鸡骨头卡死了!重生在了一个生了九个孙儿,盼孙女盼的眼睛都红了的阮家,瞬间成了阮家上下三代的团宠!胖喵儿笑眯眯,觉得这有奶奶宠,爸妈爱,哥哥护的小日子,真叫一个美滋滋哟。当然,如果没有某只躲在角落里,眼睛里放着绿光,死死盯着她的‘大灰狼’,那就更好了!某只‘大灰狼’冷笑一声上辈子没吃到,这辈子总要吃到的!胖喵儿へノ...

非凡人生(娇艳人生)

非凡人生(娇艳人生)

非凡人生凌轩是这个都市的主角,他身上发生的一切,应该是男人们都渴望得到的。他的经历,就是一个个娇艳美女组合而成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非凡人生绝非一般的人生故事,娇艳人生,不走寻常路。非凡人生延续面包作品的一贯风格,更清新,更自然,更现代!总结只有一句YY,只有YY,男人的YY,最尽情的YY!...

不朽界祖

不朽界祖

元祖破天战诸界,青血染天万古流帝钟敲日震寰宇,一肩担尽古今愁!一个地球小子,得无上传承,他踏遍诸天万界,他会尽亿万天骄!他一点点的寻找地球先辈的足迹,焱灭鸿蒙界,炎帝已成了亘古传说,极道星辰界,秦蒙二字已成了禁忌,九源浑天界,罗城主已化为了不朽雕塑,荒古断天界,荒天帝已消失在万古时空中作者自定义标签豪门位面嚣张重生...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