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087章 大卖(第1页)

,!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超级兵王在校园  夜玄周幼薇万古帝婿免费阅读 落秋中文网  窃国贼  万古武尊  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  生生不语  武灵星君  大武侠世界  原神我是史莱姆  无意穿堂风  三国:我袁术不做短命皇帝!  异界御宅召唤师  重生之公子谋妻  末世轮回系统  糟糕!我把植物人老公撩醒了  从西游开始悬赏诸天  女扮男装后,我成了男寝的小团宠  替嫁千金夜夜燃情顾素素秦天翼  夫人腿疼求抱抱  姜羽姜小言  

热门小说推荐
功法修改器

功法修改器

石焱携功法修改器重生入九域玄幻世界,人族挣扎求生。九域世界以游戏形式发售面世。当有一日,两界融合,妖魔肆虐而来。石焱内测进入九域世界,这一日,游戏尚未发售,玩家尚未进入,妖魔尚未影响书友Q群371073565...

逍遥潜龙(龙游艳界)

逍遥潜龙(龙游艳界)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一个被最有钱的女人领养的孤儿可是自卑彷徨的他却喜欢上了跟自己身份截然不同的人。可惜他却在跟最有钱的女董事长发生不能说的秘密之后一切都变了。各色各样的大小美人纷扰而至,围绕在他的身边!成熟美艳,清纯可爱,性感妩媚,柔情万千最后的最后,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那多少美人美妇的陪伴之下,在这一片弱肉强食的世界之中创下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风流少爷(流氓少爷尘世游)

风流少爷(流氓少爷尘世游)

流氓少爷实际上就是流氓少爷尘世游只不过作者名字不同,但至尊包不同和至尊风流就是同一个人,流氓少爷已经完本了,但两本书基本是一样的,只是章节数字不同而以。所以就同时把两书的章节数字标出此书记录S省富家少爷夏丰银玩转都市,风流逍遥的过程,全书以YY为主,以使读者浴血沸腾为目标,那些自命清高者可以不看!没有最淫荡,只有更淫荡!要想成淫才,快到此处来...

(快穿)欲之咒

(快穿)欲之咒

简介白秋意身中诅咒,若没有解药,浑身就如同被人剔骨刮肉一样痛男人的精液,就是她的解药第一个世界闺蜜绿了我之后,我睡了她哥小片段白秋意借字多难听啊,不如我卖身给你吧,她往季裴承那边靠了靠,声音压低,妹妹还是雏哦,哥哥可以给妹妹破个瓜嘛。你看我像是随便给人破瓜的人?季裴承。去床上。季裴承道。你硬了吗?白秋意问。季裴承没说话,直接把她的手牵过来,往胯间按。小弟弟好精神呀,白秋意道,哥就在这里要了妹妹吧,妹妹湿哒哒的走不动。你说话一直这么没遮拦?那要看对谁了,对你是的~阅读小贴士1女主非善类,为达目的可以出卖身体的那种QωQ2女主三观不代表本作者三观QωQ3每个世界的男女主不一定是处QωQ关于收费按千字50的标准收费,每个故事都会免费一些章节关于更新日更,有事会在留言板留言点击我要评分可以给作者投珠每天可以免费投送两颗珍珠哦...

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

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

她死不瞑目,在江边守了三天三夜,来收尸的却不是她丈夫看着男人轻吻自己肿胀腐烂的尸体,她心中撼动不已,暗下许诺如果能重生,一定嫁给他!后来,她真的重生了,却成了他妹妹(⊙o⊙)慕容承说你再敢死给我看,我不介意变个态,和尸体洞房。她欲哭无泪,我滴哥!你早就变态了好么?!轻松搞笑,重口甜爽,可放心阅读...

村野小邪医

村野小邪医

段飞是个倒霉的孩子,老爹被人陷害入狱,又遭遇对象退婚,开间小诊所给村里的人治病,连温饱都不行。可他从未放弃过努力,他坚信只要人不死,必定有站在人生巅峰的那天,最后他用枚小小的银针走上复仇之路,凭精湛的针灸获得无数美女青睐陪伴。这是个励志故事,段飞的崛起之路经受无数阴谋陷害,可他为了坚守正义毫不畏惧,视死如归跟邪恶力量做斗争。...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